查看原文
其他

立夏的约定

2017-05-04 荆大伟 中国农业博物馆

点击蓝字

关注我们

立夏的约定

  正所谓“人间四月芳菲尽”,农历四月,大地春去、芳菲落尽,夏季如约而来,首先翻开“立夏”节气。

  “夏”字在传统文化中含义丰富,它首先是一个时间物候字,“夏,大也,养万物以长大者。”也就是说到此季节气温升高,根据热胀冷缩原理,万物生长趋于膨胀壮大,夏季由此得名。对于立夏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的解释是:“立,建始也,夏,假也,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”这里的“假”,即“大”的意思,是指在春天播种的植物到了此时已经直立长大。

  中国古人将夏季的三个月以“孟、仲、季”的称呼进行排列,立夏即是“孟夏”之始,“孟夏之日,天地始交,万物并秀”,此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,冬小麦扬花灌浆,油菜接近成熟,夏收作物收成基本已成定局,故有“立夏看夏”之说。中国古代十分重视立夏节气,每到这天,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,举行迎夏仪式。在中国人的空间意识中,夏有“面向南方”之意,古人“以南为阳”,故夏在五行中主“火”,因此在迎夏仪式中,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,配朱色玉佩,连马匹、车旗都要染成朱红色,以体现夏季特色,表达对丰收的热切期盼。  

  随着时间的变迁,夏从时间物候,逐渐衍生出更多文化含义,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,中国古称“华夏”,《尚书正义》对此的注解是:“冕服华章曰华,大国曰夏。”更为直接的解释是: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章服之美,谓之华。”  

 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所谓“强大”就在于有完备严谨的礼仪秩序,而对于个人来说,若想变得“强大”,就必须能独自克服生活中的困难,承担人生赋予的使命。如果将一年四季比作人的一生,那春天就是少年,稚嫩又充满希望;夏天是青年,茁壮又充满热情,春生夏长,在春天被呵护哺育的生命只有经受住夏天酷热的考验,才算真正让自己活在世界中。跨过立夏这个节点,生命将迎来更大的机遇,也需克服更多的挑战,从这个角度看,它更像是一种仪式或者约定,让我们学习生存,领悟生命,更懂得成长的意义,  

  而这种约定的精髓,就是更加坚强独立。

识别二维码

打开新世界


点击阅读原文,浏览作者其他作品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